花蓮玉里鎮青農林昆平在山坡地試種來自秘魯雨林的作物「印加果」成功,由於國內產量不多、幾乎無病蟲害,發現其富含氨基酸、維生素等營養成分,因此決定種植後透過通路販售,並集結當地印加果農,成立全台第1個印加果產銷班,不但智慧監控土壤環境,更創立品牌帶動小農收入,促進地方經濟發展。
印加果又名南美油藤、印加花生,原產於南美秘魯的雨林,星形蒴果含有種子4到7個,每個稜角內含有1粒種子,富含油脂、蛋白質、氨基酸,還有多種維生素和生育酚,其中92%以上是Omega3、6、9等不飽和脂肪酸,2017年因高營養價值被列為「超級食物」。
林昆平表示,全台印加果小農都屬單打獨鬥的經營模式,除了生產技術有待提升外,採收後加工的器具、機具尚未精良,導致人力成本過高,一旦市場收購價格波動,易造成農民損失。為解決生產與收益問題,經與當地農民溝通及籌備後,決定在玉里鎮成立印加果產銷班。
「花蓮縣玉里鎮印加果產銷班第1班」於今年初成立,是全台灣第一個以印加果為名登記成立的產銷班。印加果產銷班除朝有機栽種外,林昆平也將多年所學的科技新知應用在傳統農業上,結合生物科技、人工智慧、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,用感測器獲取土壤溫濕度、土壤環境等數據,建立調控系統。
林昆平指出,產銷班結合企業的資源與國立清華大學智慧農業團隊,將傳統農業融合科技創新,目前執行狀況為感測「土壤溫度 」、「土壤濕度」、「土壤電導度」及「土壤氮、磷、鉀含量」等,偵測及收集到相關數據後,每15分鐘將資料自動上傳至雲端智慧農業區塊鏈服務平台,24小時全天候雲端監控。